浅谈钻石GIA证书送国检复检定缩水问题
我们进一段时间经常看到关于GIA证书钻石送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(下面简称国检)复检缩水问题,现在是各说各有理,我想来把这其中一些不为人知的流程和大家说一说。
这些要先从GIA在亚太地区的检测的流程说起,GIA在美国本土是自行检验分级的,GIA在欧洲又不敌HRD等老牌检测机构,但是在香港、台湾、日本等亚太地区,GIA就采取的新的经营策略。GIA在香港分部收了要检验的钻石不能寄到美国去开证书的,钻石的国际运输风险很大,GIA在香港等地区建立检验室又需要大量的投资,这里面就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新流程出现:GIA香港收货,利用香港检验机构进行分级,然后把分级数据发到美国总部,然后由美国把证书寄到香港,也就是说钻石一直在香港的保险库里躺着,只是证书坐了一回飞机。
同样,在台湾、日本等亚太国家GIA都是这么操作的,但是本土证书是很少离开美国的,这个行内人大家都知道。GIA这种抢占市场分额的方法是不错,不用自己投入检验设备及人员就可以占领这些新兴市场,但是战线拉得太长了就比较难控制,所以我们在国内最近看到很多开得很松的GIA证书,其实美国本土的GIA证书是开得很紧,这样出现了很多的问题。
前一段时间看到一个台湾卖钻石网站上卖的GIA钻石,全部是“完美”,但是细看数据下来,有些台宽数据真的连“好”都很难评到的,但是消费作者不懂,因为他们不懂数据。其实怎么可能有那么多“完美”呢,都是“完美”,“完美”也就不稀奇了。GIA的虚报问题就像潜规则一样,只是知道没有人深究。于是我参照了一下数据,发现台湾的GIA主要是在切工上虚报,而香港的GIA就是颜色偏低一到两级。日本的GIA没有看到过的,所以不能得出什么结论。
这跟当地的鉴定标准都是有一定的关系,香港、台湾、日本的鉴定标准比较商业化,GIA在当地要生存必然要和当地接轨,满足当地的从业者的需要,这个无可非议,不然他在当地就生存不下去。